现在的一些做光伏工程的企业是从相关行业延伸过来的,还有一些企业则是专门做光伏的,这就使得不同的企业在光伏领域的投入力度不同。显然,比较“专”的企业更容易受到青睐。一方面,这样的企业让人觉得更专业;另一方面,后期的服务也更容易落实,这就使得甲方的心里更有底了。在完全商业化的市场竞争中,许多企业都是以“质量”求生存的,产品质量不好,便得不到绝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可,那么企业离倒闭就不远了。为什么说是“绝大多数”而不是全部呢?因为总有那么一撮人,他们喜欢用劣质产品去坑人。在光伏产业中,产品质量对企业来说也很重要。但是,产品质量好了,企业就能傲视群雄吗?未必。原因有两个:光伏产业与政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,企业之间往往不是公平竞争的关系,所以,产品质量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;对于产品质量的好坏,光伏产业的标准还很缺乏,也就是说,若想判断一个产品或一个工程的好坏,并没有一个被全行业认可的标准。
在这种情况下,“质量”对于光伏企业在接工程过程中的作用,虽然不小,但是就目前来看,其他方面的因素可能对企业能否接到工程更关键。所以暂将“质量”这把“杀手锏”放在第四位。按照正常的说法,不管是光伏发电系统还是太阳能照明系统,其寿命都要在10 ̄20年(许多人对此表示怀疑)。所以,光伏工程完工后,其后期维护工作的时间更长,难度更大,而且投入也不小。我们接触的一些做工程比较多的光伏企业都有这样一个共识:后期的服务很重要。不过,不同的工程,对后期服务的要求是不一样的,而且,“服务”这把“杀手锏”显然有些“笨重”,所以,暂将其列在第3位。
近来,一些光伏企业不断诉苦:现在压价压得太历害了。目前,价格对于光伏企业来讲,是不得不用的竞争“利器”,因为甲方希望的是“花最少的钱办更多的事儿”。虽然,光伏企业未必能靠价格低就可以获胜,但是价格高看来肯定是不行的。所以,暂将“价格”列为第2位。人脉的作用,无论是在光伏工程市场上,还是在其他领域的工程市场中,相信没有人会怀疑。人脉需要用“关系”来维系,而“关系”也不仅仅是指“感情”上的关系,也包括“利益”上的关系,这些关系都理顺了,都处理好了,做起事来必定事半功倍。在现在的光伏工程市场中,“关系”显然成了许多企业的“必杀绝技”。所以,“关系”这把“杀手锏”位列第一应该是当之无愧。对于不同的光伏工程,不同的“杀手锏”所发挥的威力也不同,所以企业要合理选择,适当运用,而且要注意配合使用,可能效果更佳。